研究与技术

  • 基于NCS体系下的广州深井村建筑色彩研究

    刘栖源;薛颖;孟祥雨;

    研究以广州市深井村为例,探讨其建筑色彩从广府传统民居到现代城中村住宅的演变特征,分析文化地域性格在色彩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基于NCS色彩体系,采用动态化视角,对深井古村传统、近代及现代三个时期的建筑立面进行色彩提取识别,建立色彩数据库,通过对比各时期建筑立面色彩的黑度、彩度、色相的相关数据,归纳建筑色彩的演变规律。同时,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和人文艺术品格三个维度,解析色彩演变表征的内在动因。研究发现,深井村的建筑色彩风貌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但在古今建筑色彩风貌差异下,其本征仍反映着广府地区独特的文化地域特征,揭示了文化地域性格对城中村色彩风貌的深远影响。

    2025年05期 v.32;No.31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2K]
    [下载次数:60 ] |[阅读次数:8 ] |[引用频次:0 ]
  • 基于AIGC技术的新中式茶桌设计工作流研究

    梁爽;郑航;刘娟;朱剑刚;

    本文运用AIGC技术对新中式茶桌设计工作流进行创新。通过深度访谈收集用户需求,整理分析后将需求转化为明确的设计特征,进而使用潜在扩散模型的低秩自适应方法(Lora)、Tripo SR技术实现多样化设计草图的自动生成和高精度三维模型建模,最后将三维模型运用增强现实(AR)手段进行沉浸式展示。使用户能够在真实场景中体验新中式茶桌的设计效果。AIGC技术能够帮助缩短设计周期,并扩展创新设计的可能性。该工作流程融合了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需求,为未来家具设计提供了一个高效、可拓展的设计工作流程范式。

    2025年05期 v.32;No.315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9K]
    [下载次数:186 ] |[阅读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 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定制衣柜功能布局设计研究

    蔡伟麟;周美玉;王怡;王征宇;王仲;

    通过快速优化产品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控制成本和提高设计效率,仍然是业界面临的重大挑战。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产品定制模型,旨在通过对用户进行分类,选取代表性用户,快速定制面向用户的产品设计,以提高用户满意度。首先,采用德尔菲法来确定用户特征的关键信息维度。随后,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用户进行分类,以识别不同用户群体中的代表性用户。然后,通过用户访谈法构建代表性用户画像,提取用户需求,并依据功能布局设计原则,设计定制衣柜的功能布局,以指导实际的定制衣柜设计。最后,采用综合评价法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该方法能够在不牺牲产品多样性的前提下,有效筛选代表性用户,并让用户直接参与设计过程,准确提取用户的个性化情感隐含信息和偏好差异,从而指导定制衣柜的功能布局设计。研究提出的产品定制模型可以确保产品设计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以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2025年05期 v.32;No.315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6K]
    [下载次数:42 ] |[阅读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全屋整装背景下木质曲面护墙板的成型技术及设计应用

    姚令华;李一言;孙德林;徐曼;王梓豪;

    在全屋整装日益个性化与高品质的趋势下,木质曲面护墙板凭借自然环保、美学造型与空间适配等优势,备受市场及行业关注。为了探索其在整装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市场调研与工艺解析,从木质护墙板的特性与类型入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木质曲面护墙板的成型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木质曲面护墙板的成型技术主要包括开槽式、拼接式、层压式和框架式等类型,这些技术通过铣槽连接和卡扣连接等科学的连接结构,实现了界面设计的美观性与稳固性。在此基础上,将木质曲面成型技术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不仅提升了家居环境的美学品质,也为全屋整装曲面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有助于装配式装修技术的迭代创新与发展。

    2025年05期 v.32;No.315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3K]
    [下载次数:28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木质材料与家具属性的关系研究

    程玉;李萍;左迎峰;

    木质材料作为天然生物基复合材料,从纳米尺度纤维素微纤排列到宏观视觉美学表达,其多层级结构特征,深度耦合于家具产品的功能-形态-文化三元体系。木质材料的功能性和价值性是家具设计的核心,形式随功能而生,家具结构必须与材料性质相适应。家具造型则是材料特性的直观映射,木材的纹理、色泽和触感等直观特性对家具造型属性有决定性作用。本研究深入探讨木质材料在家具属性中的应用,分析其与家具结构、造型与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确立了“材性”与“构性”的互补关系,揭示木质材料特性与家具属性间的双向映射规律,为家具创新设计提供跨学科理论框架,使材质之美在家具设计中得到充分展现。

    2025年05期 v.32;No.315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4K]
    [下载次数:59 ]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竹纤维增强发泡水泥材料的制备及尺寸效应

    汤秦;李嘉宇;李旭皓;向思宇;郑霞;李新功;

    发泡水泥材料存在易开裂、强度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利用竹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以改善发泡水泥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通过研究尺寸效应,合理设计材料尺寸,确保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安全性。以碱处理竹纤维为增强材料,探究竹纤维质量分数、竹纤维尺寸对发泡水泥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制备工艺后,对不同尺寸的竹纤维发泡水泥材料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分析尺寸效应规律,提出尺寸效应计算系数。竹纤维质量分数为8%,尺寸为70目时,竹纤维发泡水泥材料的抗压强度提高了214.44%,随着材料尺寸的增加,其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根据尺寸效应理论,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能够得到竹纤维发泡水泥材料在不同尺寸下的尺寸效应理论参数,可用于竹纤维发泡水泥材料立方体抗压强度的预测,选择合理的材料尺寸,提升结构的耐久性,可降低生产和施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2025年05期 v.32;No.315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6K]
    [下载次数:35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明代文人生活空间中“惜物”观的设计表达研究

    宫晓东;程诚;张帆;

    目前学界对“惜物”观的研究主要从材料、形态、功能与风格等节用视角展开,而鲜少将其作为审美要素之一探讨其对环境美学的影响。旨在通过图、文、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节用、善用、惜用三个层面切入,探讨“惜物”观影响下明代文人空间造境中“三法”的设计表达,归纳出文人以简驭繁的器物形式之“简法”,以无胜有、少中见多的空间布设之“减法”,以及新陈代谢、以境善物、长期主义的意境营造之“俭法”。弘扬传统“惜物”观的文化内涵,展现中国古代文人审美中“惜物”设计之道。

    2025年05期 v.32;No.315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3K]
    [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家具广场

  • 第55届中国家博会(广州)圆满闭幕

    <正>3月31日,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家具协会、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家具协会、香港家私装饰厂商总会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55届中国家博会(广州)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家博会以“设计向新力”为主题,展览面积达85万平方米,实现参展企业数、入场观众总数、海外观众数“三增长”——国内外参展企业超4,900家,创历史新高;展会八天万商云集,盛况如潮,吸引来自187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363,825人;海外观众56,794人,同比2024年峰值增长10.91%,再创历史新高,参展、观展效果均收获了海内外业界好评。

    2025年05期 v.32;No.315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2K]
    [下载次数:2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理论与方法

  •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北京机构养老设施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李雪;张娜娜;

    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抚养负担加重,越来越多老年人需要依靠机构养老设施辅助日常生活,但交往空间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老年人对环境的需求。通过以北京地区的养老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老年人行为与心理需求,以环境心理学以及空间句法为理论基础,记录设施内老年人生活实态,剖析交往空间质量提升路径与机制,提出从宏观——功能配置、中观——流线与场景和微观——无障碍细节三个方面的设计策略。旨在为未来养老院、养护院等设施的建立提供相应的设计依据,提升老年人的居住品质。

    2025年05期 v.32;No.315 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8K]
    [下载次数:144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龙山土家织锦纹样数字化保护及创新应用研究

    彭峥;

    研究旨在探讨龙山地区土家织锦纹样的数字化保护以及创新应用策略。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方法对龙山土家织锦纹样的类型及其发展进行整理解析,剖析龙山土家织锦纹样的审美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龙山土家织锦纹样数字转化策略,对纹样依次进行采集、解析、解构和储存的数字转化处理,建立包含图形元素数字资源库、骨骼结构数字资源库和色彩搭配数字资源库的龙山土家织锦纹样数字资源库,实现纹样的数字保护、资源共享和数据应用,整合地域文化资源,从而进一步搭建龙山土家织锦纹样数字化服务平台,形成基于数字化服务平台的织锦纹样服务生态,推动地域文化产业的创新转型发展,为民族传统纹样的活态传承与产业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2025年05期 v.32;No.315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2K]
    [下载次数:93 ] |[阅读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凉山彝族太阳纹制器图式及意象研究

    王蓉;魏静;徐天韵;

    太阳纹是中国传统纹样的重要内容之一。探讨彝族太阳纹所展现的本土化特色,对于理解这一中国传统纹样的重要分支的起源、演变,以及它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价值与意义至关重要。“卍”字形和日光形装饰母题是中国“十”字型宇宙空间的表征,也是凉山彝族太阳纹的典型纹饰。凉山彝族的太阳纹通过模仿“物象”的外观特征,运用“意象”的创造性思维,并结合“道象”的规律表达,及其由“象”造“意”、由“意”生“象”的思想,深刻彰显当地彝族人的制器智慧。研究表明,太阳纹蕴含了凉山彝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及民俗生活信息,成为该民族审美观念、艺术创造及精神信仰的具体物化体现。其独特性在于通过艺术风格的展现、文化特性的凸显以及语义内容的深层传达,生动呈现了彝族的图腾崇拜文化、原始的宇宙观念以及独特的审美意象。

    2025年05期 v.32;No.315 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7K]
    [下载次数:73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基于Kano-AHP的儿童学习桌设计研究

    肖瑱;

    为满足学龄期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学习桌的需求,解决其在使用学习桌进行书写、阅读时的实际问题,将Kano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运用到儿童学习桌的设计中。首先,运用Kano模型划分儿童学习桌的需求属性,通过Better-Worse测度各功能需求满意度及权重;其次,用AHP构建用户需求层次模型、层次分析评价系统及判断矩阵,并求出各层级的权重系数,得出用户需求权重排序,进一步明确儿童学习桌的设计方向;最后,开发设计方案并进行设计评价。Kano、AHP两种方法的结合,可有效地挖掘用户需求,应用于儿童学习桌的设计研究中,并对设计方案进行检验,体现出设计流程的科学性,对同类产品设计创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25年05期 v.32;No.315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0K]
    [下载次数:174 ]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基于场景理论的博物馆家具设计研究

    祝莹;孙月月;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需求,探究场景理论应用于博物馆家具的设计方法。文章从场景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博物馆展开实地调研与用户调查,围绕人、活动及场所三要素探讨博物馆家具设计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用户对家具的需求与体验,揭示了博物馆家具在功能、互动性与文化性方面的不足。最后从物境、情境和意境出发,提出场景视角下博物馆家具设计策略,并基于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曾侯乙编钟展开设计实践。将场景理论应用于博物馆家具设计中,丰富了家具的内在文化意义,有利于全方位展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增强博物馆文化的情感体验。

    2025年05期 v.32;No.315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3K]
    [下载次数:82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汉画像艺术展陈与传播的场域重构与设计转译研究

    蔡伟;唐宇婷;张恒杰;

    汉画像是“以刀代笔、砖石为地”的刻画艺术,是古今对话的艺术语言。文章针对汉画像艺术展陈与传播面临的现实困境,构建了场域重构与设计转译的施行逻辑;探讨了汉画像艺术数字转化与跨媒介传播、元素提取与设计再创、艺技交融与艺旅融合的理论构思与设计实践;提出了汉画像艺术展陈与传播的多维转向之路:由砖石本体到跨界融合的媒介转向,由古典美术到大众艺术的身份转向,由静态单一到互动沉浸的体验转向,由文艺推介到文旅营销的运营转向。以期更好地促进汉画像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25年05期 v.32;No.315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0K]
    [下载次数:52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形意理体系下传统蒙古包建筑的模块化研究

    牧苏夫;曹福存;赵新宇;

    当前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传统建筑文化遭受强烈冲击,许多本土民居以“遗留”“现存”等为符号保存下来,传统民居居住功能逐渐弱化,进而转译研究成为延续传统的重要路径,不断凸显其当代价值。文章从“形”“意”“理”建筑理念视角解读并归纳传统蒙古包空间,在传统包体形意理文化体系与模块化概念间建立关联性,同时构建三级模块体系,以此对传统民居“蒙古包”进行重构设计与现代转译研究。致力于探究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居所的文化、形式及其功能的延续,以期为地域及民居文化的传承提供有价值的指引。

    2025年05期 v.32;No.315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7K]
    [下载次数:36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基于熵权法的革命遗址纪念馆室内光环境优化设计研究

    侯万钧;申开兴;席晖;暴磊;

    光环境作为建筑室内重要的物理环境,在展览类建筑室内设计中必不可少,为了提高革命遗址建筑室内光环境的舒适性,探究天然光与人工光相互影响下灯具参数与室内光环境质量、展品呈现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为例,基于DIALux对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动态交互响应,结合熵权法建立室内混合光环境(由天然光和人工光共同作用的光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筛选出最优的灯具功率、光束角和瞄准点位置参数组合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色温场景的视觉舒适性和场景还原度进行主观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旧址纪念馆室内灯具影响混合光环境质量的参数优先级为:瞄准点位置>光束角>功率,且当灯具功率大小为24 W,光束角为36°,瞄准点位置为展品表面中心时光环境质量最佳;优化模型照度均匀度U0、照度平均值Eav和综合评分Si与基准模型相比标准化后分别提升了41.49%、16.11%和25.55%;同时,当光源色温为3400K-4000K时被试者视觉舒适性、场景还原度及呈现效果评价较高,并在3600K时呈现效果综合满意度最大。研究将不同参数分阶段组合并进行主客观协同评价,为革命遗址纪念馆室内光环境的改造与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2025年05期 v.32;No.315 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1K]
    [下载次数:7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历史与文化

  • 基于图文互证的清代竹家具品类与工艺特征研究

    张小开;宋慧敏;戴向东;

    清代是传统竹家具发展的集大成时期,竹家具广泛出现在各阶层生活场景中。本文运用“图-文-物”三重证据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清代古籍文献中的竹家具进行数量、频次、种类的统计分析,梳理出清代竹家具形象64类,共计137件。归纳出清代竹家具七大品类,即竹坐具、竹承具、竹卧具、竹庋具、竹架具、竹屏具及杂项类。其次,结合图像绘画和实物,对清代竹家具的品类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与佐证。最后,提出清代竹家具的设计特征为:体系成熟、种类完备的品类;圆竹加工,弯曲构件的工艺;兼收并蓄,文人与匠人互动的设计理念;拟古风尚,精细雅秀的审美;以竹载意,竹文化的符号化的文化内涵。

    2025年05期 v.32;No.315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3K]
    [下载次数:48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明清时期紫砂壶花塑器造型设计及演变研究

    王祯;王强;

    本文旨在分析明清时期紫砂壶花塑器(以下简称为花塑器)的造型特征。通过运用文献、考古两重证据法与分型图谱法,依据茶事行为与茶具的发展脉络对花塑器进行历史溯源,选取明清时期120把花塑器建立三型十三式的造型图谱,梳理明清时期名家名壶对花塑器进行演变概述,进而按照时间演进顺序归纳各型花塑器的演变规律。由明代中晚期发展至清代的花塑器,其造型取象由植物型发端、后由以器物型为主转向以植物型为主,设计风格由具体繁复的写实转向概括凝练的写意,呈现出渐进式、意象化的演变特征,对于紫砂设计的守正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5年05期 v.32;No.315 113-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8K]
    [下载次数:57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春秋战国楚系青铜鼎形制流变与文化特征探赜

    程艳萍;

    楚系青铜鼎造型生动轻巧,装饰繁复精美,独具楚文化特色。文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鼎实物,对楚系青铜鼎进行分期分型研究,建立了楚系青铜鼎形制演变序列表,系统探究楚系鼎的形制从模仿中原到自我创新的历时性流变进程,装饰风格从简朴—繁复—素朴的三阶段演变特征,礼仪功用上继承周礼而又固守自身传统,形成奇数用鼎和偶数对鼎的双轨用鼎制度。揭示了楚文化在与中原、南方地域文化互动中的独特发展路径,阐述了楚系青铜鼎在兼容并蓄、独创一格的楚文化影响下所呈现出的制器尚象、崇巫尚奇、浪漫恣肆、求繁尚动的设计意蕴和文化内涵。

    2025年05期 v.32;No.315 12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6K]
    [下载次数:4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中国木版年画文化符号系统研究

    龚帅;肖利红;冯敏;

    中国木版年画作为古老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播符号,千百年来已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符号系统,重点从符号的四个基本功能对中国木版年画进行符号学解析。以题材为主干,按照树状层次模型分主类符号、亚类符号、基本类符号、单体符号和元素符号等五个层次,构建中国木版年画符号系统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对大量木版年画作品进行文化元素细分和符号化分层梳理,最后初步构建起中国木版年画文化符号系统。

    2025年05期 v.32;No.315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5K]
    [下载次数:109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因“缘”体物——善琏蒙恬会研究

    姚丹;梁凯婕;丁诗瑶;

    以湖州“蒙恬会”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业缘,地缘和血缘互为关系共同作用形成和体现的蒙恬会文化现象。文章通过文献回顾、历史资料分析、民俗活动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对“三缘”进行剖析。揭示了“缘”创过程,在设计过程中需做到“精于事因、巧在物缘”,得出笔祖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所承载和传播的中华文化精神传统,以及在此系统中的地位和意义。

    2025年05期 v.32;No.315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0K]
    [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教育教学

  • 工业4.0时代背景下《设计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李素瑕;王张恒;魏鑫;黄艳丽;

    本文以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在工业4.0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设计制图》课程教学中。通过分析工业4.0对家具行业的影响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指出了《设计制图》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同时根据《设计制图》的课程章节内容,详细阐述了其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策略,介绍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方法和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总结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旨在为培养既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又拥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复合型家具设计与制造人才提供参考,推动课程思政在专业教育中的深入发展。

    2025年05期 v.32;No.315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5K]
    [下载次数:6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MIFF2025展现蓬勃的国际需求与贸易市场

    <正>2025年马来西亚国际家具展(MIFF)圆满落幕,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全球重要采购平台的地位。展会于2025年3月1日至4日在马来西亚国际贸易与展览中心(MITEC)和吉隆坡世界贸易中心(WTCKL)举行,展位现场交易额为13.1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了3%,展现出强劲的商业氛围和买家信心。2025年马来西亚国际家具展(MIFF)迎来了742家参展商,参展商数量比去年增长了3.8%。展会特别呈现了规模很大的办公家具展区,打造了马来西亚木制家具最重要的出口平台,展现了该区域的制造业优势。展会的国际化参展阵容包括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日本、韩国、印度、阿联酋和美国等等,让MIFF成为全球买家重要的一站式采购平台。

    2025年05期 v.32;No.315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5K]
    [下载次数:3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 投稿须知

    <正>期刊简介 《家具与室内装饰》是一份设计领域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月刊),以家具和室内装饰学科专业为特色。自1994年创刊以来,《家具与室内装饰》以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大和出版质量高而成为同类刊物中的精品。主要栏目 研究与技术、理论与方法、历史与文化、行业与作品、行业资讯、学术争鸣、教育教学、家具工程与智能制造、木材加工技术。征稿要求 1总则 要求论文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并请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资助(含基金项目编号)。

    2025年05期 v.32;No.315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7K]
    [下载次数:22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2025年度《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征订单

    <正>~~

    2025年05期 v.32;No.315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1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